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198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争名夺利全章节

争名夺利全章节

朱棣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小说《争名夺利》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,作者为“朱棣”,主要人物有朱棣徐妙云,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:坏消息:我穿越了好消息:穿越成爽文男主,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: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,老朱更劲爆:“贬为庶人!逐出族谱!给他十亩地,一间泥坯屋!子承父业,给咱做农民去!”……我,农民Judy!开局十亩地……......

主角:朱棣徐妙云   更新:2025-05-06 04:30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《争名夺利全章节》,由网络作家“朱棣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小说《争名夺利》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,作者为“朱棣”,主要人物有朱棣徐妙云,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:坏消息:我穿越了好消息:穿越成爽文男主,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: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,老朱更劲爆:“贬为庶人!逐出族谱!给他十亩地,一间泥坯屋!子承父业,给咱做农民去!”……我,农民Judy!开局十亩地……......

《争名夺利全章节》精彩片段


小屋。

入门饭桌。

一小盆黄橙橙小米粥,粘稠适中。热气升腾,带着浓浓的香味。

朱棣坐在桌边,闻着诱人香味,看着灶台边,弯腰熟练翻炒食物的背影。

真的……很好看!

人好看,此刻的氛围……

也让人十分舒适惬意。

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,勾心斗角。

充满了烟火气的温馨。

自然、祥和。

眼前一切,已经很接近他梦想的生活了。

在盖个大房子,手中再有点闲钱存余用来抗风险。

请一两个使唤丫鬟。

一两个,能接过家里这些琐碎事情就够了。

那种出入,身后都成群结队跟着一群人伺候,他不喜欢。

乱糟糟、闹哄哄,破坏家庭氛围。

如果,随着他退出历史舞台,再能让太祖皇帝认识到诸王分封弊害,取消分封。

金陵城的朱家皇族,和和睦睦,团结一心。

大明国运昌盛,风调雨顺。

那就更完美了!

在徐妙云翻炒结束,给锅中填了水,把灶火压住,端着最后一道早膳转身时,朱棣收起思绪,视线转移,顺着门口,做出一副对着院子发呆的模样。

徐妙云看着,唇角不由微微上扬。

别以为她背对着,就没感觉到,在转身前,一直有一道目光盯着看!

碟子接触桌面轻微响动传出。

朱棣装作一副被惊醒的模样,转头笑问:“好了?”

徐妙云含笑点头,故意说道:“尝尝我做的合不合胃口,有没有村里那些深情好妹妹做的可口?”

咳咳……

听到前半句时,朱棣就笑了,夸赞的话都到了嘴边,后半句话响起,呛得连连咳嗽。

徐妙云努力抿唇忍着笑意。

朱棣平缓咳嗽后,笑道:“我是吃过乡亲们的饭,但那是在田里干活,至于到底是不是那些闺阁女孩子做的,天地良心,我可不知道。”

“这次,咱们把心里的小醋罐子,一次性倒光,以后别提这件事了。”

哼!

徐妙云笑着轻哼一声,把盛好饭的碗递到朱棣面前,“我心里才没什么小醋罐子。”

就是要捉弄一下这个坏家伙!

第一次给他做饭,他还一直盯着,天知道,她多紧张?

好几次都差点放错调料!

朱棣笑着低头拿起筷子,端起碗。

碗里盛着油炒过的馍馍丁。

馍馍是昨天新婚夜剩下的。

外面的席面,乡亲们离开时,他都让大家分了,带回家给家里孩子吃。

不过馍馍剩余很多。

早上除了一道小米粥外,就是把剩下没用过的馍馍,切成小丁块,放点油、放点葱、佐料、加点盐巴,文火翻炒一会。

就变成碗里这道芳香四溢的油炒馍馍丁。

馍馍切块四四方方,十分均匀,刀工很厉害。

每块馍馍丁,六个面都金黄金黄,还没有烧糊的地方,翻炒功夫很厉害。

色香味俱全!

动筷子前,朱棣凑近轻轻闻了闻,家的味道很浓。

笑着看了看徐妙云,动筷子开吃。

馍馍丁外层酥脆,包含着菜籽油和作料的香味。

咬开酥脆外层后,浓浓的热气瞬间充盈口腔,小麦面粉独有的自然香味,随着热气渗入瞬间舒张的唾液腺……

瞬间,满口金律玉液。

握筷子的右手伸出,竖起大拇指,笑着说道:“真的很好吃,没说假话,一道油炒馍馍丁好不好,评判标准就是入口后,能不能刺激唾液增加。”

“做的一般的,无法充分刺激口腔唾液增加,吃起来就会干涩难以下咽。”

“而我现在,满口金律玉液!”

“这是顶级手艺!”

徐妙云高兴笑了,起身去旁边行礼中找东西,同时笑话道:“一道油炒馍馍丁都能说出这么多大道理,对食物这么嘴刁,我现在反而担心,你真能坚持和我一起过这种农民日子?”

“能坚持多久?”

朱棣笑道:“我嘴刁不假,但也很好养活的,有什么吃什么。”

徐妙云从行礼中捧着一个小罐子转身,笑着返回,把罐子放在桌上。

朱棣好奇打量,询问:“这是什么?”

“泡菜。”

徐妙云打开罐子,用公筷从小罐子里,夹出几根萝卜条,放到朱棣碗中,“这是我给阿爹腌制的,他一直忘不了小时候这点喜好。”

“阿爹说,粗茶淡饭缺少油水,吃久了难受。”

“田里干活,又必须保证食量。”

“泡菜开胃。”

“所以……所以我就带上了。”

说到最后,徐妙云俏脸微红低头。

朱棣看出了端倪,诧异问:“你该不会把府中的泡菜,全都带来了吧?”

“这让我岳父知道,还不得恨死我?”

噗!

徐妙云低着头笑出了声,一边给自己盛饭,一边说道:“临走前,我又给阿爹腌制了一些。”

“用不了太久,就能食用。”

朱棣笑着点头。

完蛋了!

老泰山发现后,铁定免不了埋怨他!

含笑夹起一块泡菜,像是某种根茎类蔬菜,至于到底是什么,他无法判断。

放入口中。

酸甜爽口。

轻轻咀嚼,嘎嘣清脆,汁液饱满充分。

“好吃!”朱棣笑说着,又连吃好几块,心中已经乐翻了,‘一道小小泡菜都做的这么好吃,他真是赚大发了!’

徐妙云低头细嚼慢咽吃着,听到朱棣的话,唇角不由微微翘起。

……

金陵。

徐府。

徐达看着饭桌少了徐膺绪、徐增寿,皱眉询问:“那两个混账呢?大清早就不见人影?”

好不容易休沐,家里人不全,徐达满脑门官司。

徐膺绪、徐增寿的母亲把头低下。

徐妙绣告状道:“阿爹,这几天他们总和蓝春、蓝彬混在一起,我昨晚听他们偷偷议论,今天朝廷休沐,蓝叔要带他们出去狩猎。”

徐达脸色瞬间不好看。

蓝玉闹腾什么,他能不知道?

让蓝春、蓝彬接近他的两个混账东西,无非是打听四郎在土桥村的情况。

很有可能,所谓狩猎,就是去找四郎麻烦!

这种事,皇帝都是支持的!

蓝玉自然更不会有所顾虑!

“你们知不知道,你们的混账儿子,去哪里了?是不是去土桥村!”徐达黑着脸,瞪眼喝问徐增寿、徐膺绪的母亲。

两个妾室吓得脸色变白,忙起身摇头,带着哭腔:“老爷,我们真不知道。”

徐达起身,也不吃早饭了,吩咐徐辉祖:“辉祖,去备马,阿爹带你去打猎。”

“对了,妙音,你去把你阿姐给阿爹腌制的泡菜找出来,烤肉配泡菜才最香。”

两个妾室直翻白眼。

什么打猎,分明就是糊弄皇帝的借口,实际是去给大丫头和大姑爷出头!

“阿爹,你不用带了,泡菜已经去了该去的地方。”徐妙音掩嘴笑道。

徐达皱眉。

徐妙音笑着解释:“阿姐出嫁时,没带其他嫁妆,但是把去年秋天腌制,没吃完的泡菜全都带走了。”

“当然,阿姐还是很贴心的。”

“临走,带着我和三妹、四妹,又给阿爹,用储藏的菜头,重新腌制了一些,不过暂时还不能吃,得等几天。”

徐达好气又好笑的瞪了眼徐妙音,这死丫头,说这么仔细,分明就是故意气他!

当然,大丫头更气人!

真是嫁出去的闺女,泼出去的水,秋天菜品最好时封罐,经历了一个漫长冬季腌制,最美味的,是一罐子都没给他留,全都带给朱四郎了!

以前多孝顺的闺女,一出嫁,就变漏风棉袄!

……


她好像有点……贪心!

如果有一天,真能桃李满天下。

也想,是两人一起桃李满天下。

不是她一人。

朱棣笑着,伸出手……

徐妙云看了看周围,确定,这个时间点,家家户户都忙着做中饭,俏脸有些微红,矜持抿唇含笑,把手放在朱棣的手中。

十指相扣。

朱棣得意暗笑,一起回家。

徐妙云低着头,唇角也泛着笑意。

如果是在金陵城……

那么多的繁文缛节、规矩约束着,他们就不能如此轻松自由。

这种生活……真的很美,很好!

“我教什么呢?”朱棣笑着询问。

闻言,徐妙云转头,灿烂笑了,快速道:“数术,你制定的加减乘除规则,我虽然也掌握了,可总不如你更熟悉。”

“而且,数术也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。”

“主要是增加孩子们,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”

“有时你比较忙,顾不上上课,也不影响孩子们的系统教学。”

“感情,你都有全盘考虑了?”朱棣转头,笑看着……

俏脸微红,徐妙云避开朱棣的视线,“那……我承认是有点贪心,可……是你鼓励我,让我试着想一想,万一我教出来的学生,也能金榜题名,高中状元。”

“我就想,我们一起做先生,一起桃李满天下。”

“这样,不管过去多少年,历史都会记住这桩,有你,有我的美谈。”

“应该,不算太……贪心吧?”

哈哈……

朱棣忍不住被逗笑,爽朗大笑道:“那行,为了这桩能被历史牢牢记忆的美谈,我要认真了!”

“自从贬为庶民,除了和你认真过日子,我还没认真做过其他事情。”

“我认真起来,是很厉害的。”

徐妙云莞尔笑着,白了眼。

“这段时间,孩子们的识字情况如何?”朱棣询问。

之前,他还真没关心过这些事情。

“拼音真的很管用,孩子们学会拼音后,我就按照你说的,把所有的字,都标注拼音。”

“孩子们,任何时候,都能根据拼音,掌握字的正确读法。”

“这些孩子们虽然调皮,可也十分认真努力,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三千常用字了。”

“字虽然还有些歪歪扭扭,但基本都能写对了!”

……

提及教学进度,徐妙云十分高兴,认真介绍着。

正是拼音以及记忆训练法,对学习的加成作用十分显著,增加了徐妙云,对童生考试、金榜题名的信心。

信心越足,就越想,和朱棣一起桃李满天下。

详细介绍完学习进度后,徐妙云笑着说:“掌握了三千常用字后,就可以学习经典文章了。”

“我准备先教论语。”

……

“生僻字,可以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,继续掌握。”

“我这么安排,合适吗?”

闻言,朱棣笑了,“徐先生的安排很合适!”

“徐先生,放学了?”

朱棣的话音刚落,打趣的声音,突然从前面传来。

四婶儿抱着一个包袱,含笑推开篱笆小门。

俏脸羞红,徐妙云忙挣脱朱棣的手,把手收回来。

“怕啥,咱们这里是农村,没城里那些条条框框!”四婶儿瞧见后,善意笑道。

自从这对小夫妻,在村里安顿下来后。

不知不觉,好像整个村儿都变了。

以前,乡里乡亲虽然也熟。

可更多时候,是自家各扫门前雪!

现在不一样了。

村儿里热闹了!

乡里乡亲也更加团结了,好多事,一户人家做,很费力。

现在不一样了,大家都会自发主动搭把手,帮忙。

日子过的,似乎不那么艰难了。

大伙笑的更多了。

私下,大伙儿也议论,这种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

经过议论,最后一致认同。

是从四郎一个人挖公渠、小夫妻提议办学堂、把大黄借给大家……

村儿里的变化,都是这对小夫妻带来的!

“大丫,这是俺家去年剩下的棉花,自家旱地种的,自己用。这可不是婶子借给你的,是婶子送给你的!你要是还婶子,就是瞧不起婶子!”四婶儿板着脸说完,把包袱塞到徐妙云怀中。

徐妙云满脸为难,想说话时。

朱棣抢先笑道:“四婶儿,那我们就不和你客气了。”

“这就对了!”四婶儿顿时喜笑颜开,高兴道:“俺屋里还做着饭,就不和你们说话了。”

“四婶儿,你忙吧。”

等四婶儿高高兴兴回去后,徐妙云为难道:“我们这么白拿不合适。”

“我就是想借点棉花,织布给你做衣服……”

“没事。”朱棣笑着说道:“忘记我和你说过的话了吗?”

“农村百姓,又真又直。”

“他们本身并不富裕,不认同你,不喜欢你,才不会和你客气呢,会和你说的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”

“一旦认同了你,他们也真的会掏心掏肺对你。”

“你要不接受,反而会让他们心里不好受的。”

就好像挖公渠时,给他吃饼子。

春天,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。

家家户户,都要精打细算。

每天吃多少粮食,都要计划。

给他吃,这一天内,他们自己就得少吃。

可叔伯婶子看他一个人挖公渠,认同他,就拿出自己一天干活的口粮,强塞着给他。

农民,不会和你来那些弯弯绕绕。

就这么真且直。

“我们不明着还四婶儿棉花,可以在其他方面,帮助四婶儿。”

徐妙云这才轻松,笑着点点头。

等两人回家后,惊呆了……

院中杏树下,摆放着许多簸箕,簸箕里,放着捆扎好的棉花。

徐妙云转头看向朱棣。

朱棣笑道:“肯定是乡亲们,听闻你跟四婶儿借棉花后,送来的。”

看着纯白的棉花,徐妙云对农村,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
“这么多,连谁家送的都不知道,咱们怎么感谢?”

“多简单的事情。”朱棣笑着,戳了戳徐妙云额头,“孩子们都认识自家的东西。”

“咱们把簸箕带到学堂,让他们带回家,不就知道了吗?”

被戳了额头,确定没被乡亲看到,微微松了口气后,徐妙云就红着脸作势咬人,被朱棣大笑躲开后,把包袱塞给朱棣,“你整理棉花,我去做饭。”

话罢,去开门。

转身瞬间,唇角情不自禁浮现笑意。

小声嘀咕:“变通这么快,就好像没有事情,能难得住你。”

朝夕相处越久,就越发发现,朱棣的变通能力,很强!

……

翌日。

御书房。

毛骧匆匆而来,请安后,快速说道:“皇爷,土桥村传回最新消息,春种结束,朱四郎开始亲自给孩子们授课!”

朱元璋批示奏折的笔锋一顿,眉头微皱……
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