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县城周边的山路虽然不算好走,但是也四通发达,往北边最近的小路有几条。”王队长不愧是本地游击队的队长,对当地山路如数家珍。
张云直接画了个草图,指出鬼子所在的位置和行进路线,“王队长,如果鬼子这么走,那我们在哪里能伏击鬼子?”
“山路上到处是山石陡坡,如果是小规模的鬼子,那很多地方都可以伏击。这、这、这都行。但我建议在这里,夹马道,这个地段虽然仅有三百多米,但是道路被两山夹住,周围崎岖难攀。如果在这段路上被枪瞄着,想躲都没地方”,王队长手指着简易地图的一个点。
“好,王队长,我刚才收到独立团密报,有一伙鬼子从县城出来向我们这方位迂回过来了。王队长,你找一个熟悉的老乡,带我们提前赶到夹马道,我们在那里再次伏击鬼子!”张云听到王队长的话,顿时感觉步兵炮已经摇摇给他招手了。
“不用找别人,我亲自带你们去,”王队长今天可是开了眼了,第一次看到打鬼子如同打兔子般摧枯拉朽,他也不愿意错过再次开眼的机会。
“好,王队长,太麻烦您了!”张云高兴的说道。
"副排长,你带领1班所有人、2班的新兵和民兵在这里继续收拢物资,然后通知独立团过来领走他们那一份;柱子,你带着炮组也去独立团那边汇合,一块盯住鬼子;2班长,你带着2班老兵跟我走,让1班的机枪组也都跟着,咱们再去伏击鬼子!”
随着张云部署命令下,新兵排2班近50个老兵集结起来,1班的机枪手也跟了上去,迅速随张云沿着东侧山路往南边前行,王队长带着十几个人在前面带路。
张云之所以仅仅带了这么点人,是因为根据王队长的叙述,夹马道非常的险要,两侧山上能藏人的地方不多,而道路两头的出入口也是狭窄,兵力不好展开。
虽然鬼子小队加炮兵加起来有60多人,还有3具掷弹筒,但张云带来的人可也不含糊。这新兵排近70多人携带了12挺机枪(刚刚缴获的2挺,连给独立团的那挺也拿上了),200多颗的手榴弹。凭借着密集的机枪火力,再加上老兵们精准的狙击枪法,只要筹划的好,足够应付这伙小鬼子了。
张云带队他们一路急行的时候,新兵排的通讯员也赶到了独立团的阻击阵地上,找到了孔捷团长,告知了张云的传话,让他们去后面伏击阵地上领取的自己的那一份缴获。
顿时,一直蹲坐在掩体后面观察鬼子的孔捷就高兴起来,他急忙回到掩体后面的指挥室,安排让通讯员小战士坐下,递给一杯水后问道:“同志啊,我们那份缴获大概多少好东西?”
通讯员小战士认真地数道:“三八式步枪43支、汉阳造中正式大概80多支、掷弹筒1具,子弹五万多发、还有山炮炮弹几百发,粮食和骡马肉有几百斤。”
“竟然有这么多的步枪和子弹!鬼子运输队竟然携带这么多的物资,团长,这回总算轮到咱们独立团发财了!”孔捷还没说话,旁边站着听着的沈泉高兴的说道:“新兵排真是咱的福星啊,打了一仗就有这么多缴获!”
孔捷也是哈哈大笑,高兴地合不拢嘴。
旁边的通讯员小战士自豪的说道:“这哪算多啊,你们见过成箱的黄金和钞票吗,见过堆满两个大屋的炮弹么?刚才我们还把缴获的粮食和被炮弹炸死的骡马肉都送给了乡亲们,不然也是堆成山了呢!”
孔捷、沈泉都暗暗咽了下口水,幻想着堆成山的马肉,他们也是有段时间没开荤了。
孔捷踢了下旁边听呆了的沈泉说道:“还愣着干什么,赶紧安排一个连的战士回去,先把枪支弹药拿过来给战士们换装。咱把装备换好了,一会狠狠的揍小鬼子。”
沈泉一边走一边笑嘻嘻的说:“”是,我这就去去安排,绝对一样不少的拿回来。”
看着沈泉安排士兵往伏击阵地方向走了,孔捷才想起来张云,向通讯员小战士问道:“你们张排长去哪儿了?怎么没见他?”
“我们张排长又去伏击鬼子了,说不定过会儿又带着一堆缴获回来了。”通讯员小战士也没瞒着孔团长,高兴的回答。
“这张排长打鬼子,难道真的这么神机妙算?”孔杰顿时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,“我们独立团在和顺县城南边转了好几天,一直都没发现什么好的机会,张排长这是又发现战机了?我怎么就没发现哪里有战机呢。”
过了一会儿,独立团驻守的阻击阵地上传来了战士们的欢呼声。孔捷走出去一看,沈泉他们已经扛着一堆步枪回来,后面还有人搬运着大量的子弹箱、粮食袋,还有几人扛着大大的马腿。
现在敌情不明,孔捷也没想着藏着掖着,很快独立团的战士们就被分发了50发子弹,炊事班也送来了烤好的马肉和面饼。战士们看着手中沉甸甸、黄橙橙的子弹,有些人笑的合不拢嘴,有些人开始偷偷抹泪。
独立团毕竟是新组建的部队,并不是旅里的主力团,作为“后娘养的”部队,他们子弹稀少,战斗前每名战士才配发了5发子弹。很多时候,战士们必须拿着没有子弹的步枪,冲下去跟精锐的鬼子拼刺刀,很多优秀的战士都牺牲在白刃战里。
八路军真的是太难了。
说回张云这边。为了抓住战机,张云带着战士们跟着王队长等人一路急行,不到20分钟就到了王队长所说的“夹马道”。
等到了地方,张云才知道该地段为什么叫“夹马道”。只见一条山路正好处于两山之间,长约300米,相对平直,但是道路很窄,最窄处不过半米左右。如果村民牵着牛、马从此经过,一不小心耕牛或者马匹就有可能会被山石夹住,所以当地人称之为夹马道。
夹马道两侧山坡比较陡峭,山石平滑,也没有什么灌木草丛,站在道路上的人如果想往上攀登会非常困难。在两侧出入口的地方倒是平缓了一些,借助突出山石可以爬到两侧的山顶,但是也比较险峻,而且山顶上能站人、藏人的地方也不多。
张云和二班长老胡仔细打量夹马道,这里确实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场所。前面布置几挺捷克式机枪就能把路口完全封住,其他几挺可以分散到出口相对较远的山坡上,火力同样可以覆盖到夹马道上。夹马道两侧的山峰,可以安排战士上去布置一两挺机枪,或直接拿手榴弹不停往下扔,绝对可以让鬼子好好的享受一顿“钢铁盛宴”。
不敢耽搁太久,张云和老胡简单一商量,立刻安排人布置。
两挺捷克式机枪,布置到了出口最前面,并用山石杂草做了遮掩;六挺机枪布置在出口后稍远的山坡上,可以依靠高度差持续覆盖敌人;4组机枪手努力的爬到了山壁两侧,一会将从上向下对着敌人开火;另有十几个战士每人携带12颗手榴弹,也分开藏到了两侧的山峰上,这样就整体形成了全方位的火力网。
很快,大家已经到达了各自的点位,并做好了隐蔽。
一切准备就绪!
张云也拔出腰里挂着的毛瑟手枪,调成了自动模式,静静的等待着敌人。
没过一会儿,鬼子们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夹马道入口前。只见鬼子部队大概60余人,沿着山路稀稀拉拉排了好长一队,队伍最前面是两个穿着员外衣服的当地人带队引路,估计是和顺县城投靠鬼子的汉奸。
当鬼子们走到了夹马道入口时,队伍突然停了下来。从东北打入华北,鬼子们也走过了中国的很多山路,但他们也从没见过这样险峻的地形,不由得停下来观望着。鬼子小队长似乎对夹马道的地形有些紧张,正在叽里咕噜的跟翻译说了什么,汉奸则掉头哈腰的说着什么,对着远方指指点点。
时间紧迫,鬼子们忙着赶路,着急迂回攻击敌人,鬼子小队长虽然在进谷前认真的观察了夹马道,但战士们隐藏的不错,鬼子们没发现什么异常。这里虽然比较险峻,但是山西山路实在太崎岖了,如果绕路又不知道要绕多久!
鬼子们队伍开始前进,他们让汉奸在前边带路,将炮兵保护在中间,一行60多号鬼子陆陆续续的进入了张云的伏击圈里。
没让大家等太久,鬼子们全部进入伏击圈里,张云也不客气,喊了一声“打”,接着将毛瑟手枪放平,“哒哒哒”的将弹匣里的子弹全部打了出去,20发子弹排成扇面扑向了敌人。
旁边隐藏起来的两挺捷克式也“哒哒哒”、“哒哒哒”精准打起了点射。后面山坡上,距离较远的6挺机枪也冒出了枪焰,无数子弹向了敌人激射。
前面带队的汉奸以及七八个鬼子还没反应过来,身上突然冒出了无数的血窟窿,一声不吭的倒在了旁边,后面的鬼子们则是惨叫连连,多人被子弹击中、擦过。
鬼子们瞬间大乱,很多鬼子还想向周围寻找掩体,但是很快就发现根本就没有山石可以遮挡,也没有空间可以左右躲避。
混杂在机枪中的是2班的精准射手,众多神枪手专门瞄着鬼子的掷弹筒兵射击,有掷弹筒兵身上竟然同时中了数枪。
敌人机枪手这个时候刚刚反应过来,正借助倒下的尸体作为掩护,试图建立火力掩护。这时候,旁边的山壁上竟然扔下来数十个手榴弹,有些香瓜型的九一式手榴弹滚到了鬼子身边突然爆炸,有些手榴弹在空中就炸开,各种弹片四处横飞。
“八嘎、八嘎,我就说这些胆小的只那人靠不住!”鬼子小队长简直疯了,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,在山西这种处处可以伏击的地形,小股穿插部队如果被发现很容易就会遭到围歼。
头上已经被手榴弹弹片击中,鲜血直流,但是这个老鬼子仍然不忘自己的职责。他回头朝着炮兵喊着“毁炮、毁炮,不要让炮留在敌人手中”,可惜,鬼子的炮组已经无人听见他说什么了,4挺机关枪从头顶方向对着炮组“哒哒哒”的射击着,10个鬼子炮兵员身上都挨了数发子弹,已经出气多进气少,眼见是不活了。
张云这一会已经换了4个手枪弹匣,打出了80发子弹,其他机枪手身旁也是烟尘迸溅,地上铺满了弹壳。但火力急袭结束的很快,两分钟内鬼子已经全部躺下了地上,偶有呻吟抽动的伤兵,也很快被精准射手补了枪。
张云拍了拍老胡,老胡点头示意知道,随即带着两组机枪和几个步兵下去检查敌人尸体,然后很快就打出了安全的手势。
民兵这会儿已经对新兵排的火力急袭见怪不怪了,王队长安排两人帮助捡弹壳,其他人也冲了下去,开始打扫战场。
张云的缴获加成系统刷新了数据:
本次战斗缴获:
武器装备:辽十三式步枪24支、毛瑟自动手枪2支、7.92毫米步枪弹发2634、7.63毫米手枪弹126发、捷克式机枪1挺、手榴弹45颗、掷弹筒1.5具、九二式步兵炮0.5门、70毫米高爆弹12发、烟雾弹1发
金钱:金24g,银630g, 、日元33元。
粮食:无
金属:铁1.2kg
建筑材料:无
其他:水壶23个、布匹8匹、牛皮子弹盒68个……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