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翻开书页,看着上面一步步的科学养殖技巧,和成功的案例,心里升起了一股非常奇妙的感觉。
一个温和而带着一丝好奇的声音在身旁响起。
“小伙子,对养鸡感兴趣?”
我猛地抬头,只见一位约莫五十多岁、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,戴着眼镜的男人正站在我旁边。
他头发花白,面容清癯,眼神却异常锐利有神,打量着我手里的书。
“家里的鸡最近不怎么下蛋,也不长肉,我想给我媳妇补补身子!”
我有些局促地回答,下意识想把书放下。
我这个只读过小学的人,拿着这种专业书,显得有些自不量力。
男人欣赏的看了我一眼,笑道。
“你是哪个村的?”
我被问的有些摸不着头脑,但也老实的回答。
“我叫陈明谦,福兴村的,距离县城二十公里。”
“那也不远,我是省城农学院的教授,我姓林,你可以叫我林教授。”
“我看得出来,你是个好丈夫,是个有担当的男人,我这次来你们县是做一个关于农村庭院经济模式的调研,科学养鸡,特别是防疫和营养调控,正是我的研究方向。”
“你要是愿意,我去你们村里看看!”
我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教授,巨大的狂喜淹没了我,这可是省城来的教授。
我语无伦次弯腰。
“多谢林教授!我保证好好听您的,您怎么说什么我就怎么干!”
林教授苦笑不得,伸手扶起我。
“现在是新社会了,不讲谢不谢的,咱们也是合作模式双赢,你提供场地我提供技术!”
我们约好了第二天早上十点,回到村里,我第一时间去找了村长。
这几年福兴村的经济相比邻村差距比较大,村长听到我说的话后,果断同意了,可是实验第一家,必须是我们家。
4
第二天林教授和手下的学生按时到了福兴村,一口水一口饭都没吃,就钻进了我家的鸡舍,立马看出了问题。
我们按照他的方法,实验了一周后,家里的鸡不仅长肉,连产蛋率都提高了。
我心一狠,扩建了鸡舍,并且把这些年攒的所有钱都拿去买了土鸡苗,林教授怕我买到不好的鸡种,亲自把关。
村里人看我们像着了魔一样折腾那块破地,议论纷纷。"